top of page

澎湖海洋廢棄物的循環新生澎湖

  • 2024年11月24日
  • 讀畢需時 4 分鐘

已更新:2024年12月24日

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x NAKNAK


2023年末,澎湖實現了在地海廢回收再製的首例。

 

於當地淨灘蒐集的廢棄保麗龍,經過加工與設計轉化,化身「後寮遊客中心」與「岐頭遊客中心」座具,以全新樣貌回歸澎湖,陪伴在地居民與來訪遊客的日常。


專案紀錄影片




氣候及地形的先天條件,使源源不絕的海洋垃圾長期囤積於澎湖海灣。多年來,澎管處積極執行海岸清潔維護計畫,於各地組織淨灘活動,集結政府與民眾力量,共同維持島嶼的樣貌。



然而,「持續蒐集與完成回收的海洋垃圾,是否可以與澎湖的居民、生活環境產生新的連結?」

 

澎管處自主發起「澎湖海廢再利用計畫」,將在地遊客中心視為第一個實驗場域,期待以澎湖海廢製成的座具,替代原先需定期採購、更新的座椅,也因此邀請 NAKNAK 團隊加入,負責座具設計與專案規劃、執行,希望能讓海洋廢棄物在當地產生不同的價值。



ree

圖說:海廢保麗龍再製而成的座具,以「海浪」作為發想概念,透過模組化的設計與活潑用色,呼應大海的動態、活力意象。


 

透過這次的計畫,NAKNAK 團隊為澎湖串起完整的海廢再製循環系統。除了首次應用完成遊客中心的座具製作,更期待這套流程能在往後被廣泛運用,讓海洋廢棄物得以更多樣貌與形式,回歸當地的生活循環。

 

 

最初,團隊透過參與姑婆嶼淨灘活動,親眼見證了遍布山谷的垃圾,但更意外的卻是看見一百多位澎湖居民,願意在假日早晨一同乘船前往無人島協助淨灘,其中也包括了長者與孩童。居民自發參與的行動,讓我們看見了地方的凝聚力與對環境的重視。



ree

圖說:與當地居民一同前往無人島淨灘,過程中除了廢棄保麗龍,也看見遍布的浮球、浮標與民生用品。


 

了解垃圾來源後,我們也前往澎湖環保局的壓磚廠,透過廠內人員熱心協助,了解保麗龍塊是如何進行破碎、壓縮,並運送至台灣進行加工。兩次拜訪,大哥大姊總是快速且專業的切換工作步驟,談話之間,充分感受到他們對於這份工作的認同與自信,同時也樂見這些過程能被更多人看見。



ree

圖說:每塊保麗龍皆須經過細心檢視,並挑除雜質成分(如樹枝、鐵絲等),以確保後續生產再生塑料的過程,不會混入其他材質。


 

將海廢磚運回台灣後,材料透過不同的製程開始呈現全新的樣貌與物理特性。團隊戴著頭盔踏入加工廠,見證白色的保麗龍如何轉變為透明的抽絲物質,最終又被裁切成顆粒,正式成為可再利用的塑膠原料。為了讓團隊順利記錄這些過程,廠商停掉排定的產線工作,更由廠長親自協助與攝影師討論,安排能清楚傳達加工流程的拍攝畫面。

 

加工後期,藍色的塑料顆粒進入押板工廠,經融化後擠出成形,成為組裝座具的板材。為了達到兩種深淺配色,廠內人員不厭其煩地押出四、五批板材,以測試最理想的呈現效果。在正式組裝成品前,整套座具也經歷多次的打樣調整,過程中像是與師傅們共同創作,在每次的討論中一同乘坐、測試,不斷在外觀設計的框架下,提升結構的穩固性和安全性。

 

隨著座具完成並回到澎湖,計畫也進入尾聲。在安排船運時,曾感受貨運行老闆娘面對各式要求與提問的困惑,但經過幾次對話,逐漸了解計畫的內容與目的後,竟也開始主動提問,並提議親自到場監督貨運,確保座具安全送達。她是第一位接觸成品,並產生認同與投入協助的澎湖人,不禁期待,其他的居民、遊客是否也能因為這些座具,開始對背後的故事產生好奇與認同?



ree

圖說:藍色塑料顆粒完成後,被包裝送往押板廠進行下段加工。

 

四訪澎湖,團隊深刻感受到當地對於海洋環境的重視,與台灣加工廠的合作過程,除了認識回收料再製的專業技術,更感受到一份純粹的關心。發現不論是在地居民,或是對環境有心的單位,原來有很多人都願意為了同樣的目標努力,並以不同的形式付出。途中接收到的認同與協助,都讓團隊更加堅定,要將回收再製系統完成,共同為自然環境盡一份心力。



ree

圖說:海洋廢棄物回收再利用 - 製程說明裝置。

 

特別感謝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的發起、澎湖環保局的協助,以及台灣的加工廠商、專業的攝影團隊與當地貨運。將近半年的時間,跨足澎湖與台灣兩地,所有投入的心力,都只為了實現與傳達這份對澎湖島嶼的關心。

 

雖然計畫已告一段落,但這份心意將隨著回收再製系統一直延續。期望澎湖在地的海廢循環能持續發生,為島嶼帶來更多永續利用的美好價值。




ree

圖說:平台座具 - 雙人椅型,去除方向性的限制,擁有較大彈性,可任意延伸與創造出更大的平面。

 

ree

圖說:團隊幕後拍攝紀錄花絮。



主辦單位|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

協力單位|澎湖縣環保局

執行團隊|NAKNAK

影像紀錄|簡子鑫攝影團隊


圖文提供:NAKNAK






留言


海上航行

TAIWAN OCEAN LIFE MEDIA:大海的故事,生命的載歌

  • LINE @twoceanlife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gram

Thanks for submitting!

與我們聯繫:hello@oceanlife.com.tw  Tel+886(6)2619608

2023 © TAIWAN OCEAN LIFE MEDIA  植德國際開發有限公司  統一編號91116923

bottom of page